各地新一輪投資計劃將出臺 總金額超二十萬億

       日期:2013-05-06     來源:北京商報    評論:0    
    核心提示:近期,不少地方紛紛推出了大規(guī)模投資計劃,值得警惕的是,地方投資熱盡管能對拉動GDP增長產生短期影響,但卻給未來埋下了危險的種子。

    不出所料,面對如何尋找經濟增長新動力這道難題,地方政府再次祭出了“投資”這一殺手锏。近期,不少地方紛紛推出了大規(guī)模投資計劃,據不完全統(tǒng)計,2月以來十余省份已公布地方投資計劃涉及金額超過20萬億元。值得警惕的是,地方投資熱盡管能對拉動GDP增長產生短期影響,但卻給未來埋下了危險的種子。

    隱患1 地方債風險“走鋼絲”

    在剛剛過去的短短三個月,各地政府爭相展示出自己大規(guī)模的投資藍圖:四川4.3萬億元、貴州1.7萬億元、浙江未來五年投資超10萬億元、廣西1.5萬億元、江西6694億元、廣東7869億元、云南3770.55億元……

    就目前各地已公布的數據看,全國各省市自治區(qū)的固定資產投資總額已逾20萬億元,遠遠超2008年中央推出的4萬億元經濟刺激計劃。

    “地方政府主導下的過度投資已成為當前越來越突出的矛盾。盡管從短期看,能對拉動GDP增長產生一些影響,但從中長期來說,會埋下很大隱患。尤其要警惕新一輪投資熱帶來的地方債務風險。”中國改革發(fā)展研究院院長遲福林說。

    實際上,近幾年地方債風險早已被業(yè)界視為“走鋼絲”的狀態(tài)。近日國際兩大評級機構紛紛下調中國主權債務評級,地方債務風險是其中主要原因。4月9日,惠譽將中國的長期本幣信用評級從AA-降至A+,理由是擔心政府債務膨脹及影子銀行擴張損害金融穩(wěn)定。隨后的4月16日,穆迪也宣布將中國主權債務展望評級從正面下調為穩(wěn)定,稱地方政府或有負債可能影響中國政府的資產負債表質量,妨礙經濟向更平衡和更穩(wěn)定的增長方式轉變。

    由于我國沒有專門的機構、標準來統(tǒng)計地方債務,因此地方債務規(guī)模到底多大一直沒有明確的說法。國家審計署2011年發(fā)布的全國地方政府性債務審計結果顯示,截至2010年底,全國地方政府的相關債務達到10.7萬億元。而國家審計署副審計長董大勝在今年“兩會”上則稱,考慮到部分地方債存在一定浮動性,估計目前各級政府總債務規(guī)模在15萬億-18萬億元。財政部原部長項懷誠近日甚至表示,地方政府負債估計超過20萬億元。

    中國社科院金融所研究員曹建海在接受北京商報記者采訪時表示,不少地方政府通過企業(yè)或者其他平臺融資,很難進行統(tǒng)計,實際的地方債規(guī)??赡苓h超過10萬億元。“目前金融體系多元化,地方融資渠道增多,加上一些地方對當地金融機構影響較大,造成地方債很難控制,而且越來越難解決。”曹建海稱。

    值得一提的是,雖然此前地方每年也會出臺一些投資計劃,但如此大的規(guī)模仍然少見。北京工商大學產業(yè)經濟研究所所長陳及認為,從目前公布的數據看,今年各地投資規(guī)模遠超往年。“一方面,今年是政府換屆,所謂新官上任三把火,各地官員都希望弄出一些動靜,因此推出的投資計劃更加密集、規(guī)模更大;另一方面,盡管惟GDP的政績觀和考核體系備受詬病,卻始終未有調整,這讓各地仍然青睞通過大規(guī)模投資拉動經濟,追逐GDP的高增長。”

    對于各地大規(guī)模投資對地方債可能產生的影響,中國社科院財經戰(zhàn)略研究院研究員楊志勇坦言,雖然這20萬億元并不全是政府直接投資,而是包括政府拉動的民間資本,但是考慮到政府可能通過融資平臺、信托公司變相舉債投資,還是會進一步加劇地方債風險,但會不會達到失控還需要進一步觀察。

    專家建言:“不斷地用更高的投資規(guī)模來刺激放緩的經濟,最后很可能導致重蹈其他國家泡沫危機的覆轍。”國家信息中心預測部世界經濟研究室副主任張茉楠指出,為避免對中國經濟乃至全球經濟產出受到不可預見的巨大沖擊,應切斷“投資擴張-債務擴張”的高風險鏈條,中國必須實現“投資軟著陸”,而把經濟發(fā)展的重心放在中長期的供給管理和建立緩沖機制上。

    在各地紛紛推出投資計劃的情況下,如何防控地方債風險?中央財經大學財經研究院院長王壅君認為,要解決各地紛紛推出投資計劃的情況,需要建立相關問責制。目前對地方債務償還沒有問責,官員不對地方債務負責,導致每屆領導都熱衷于靠借債投資拉動經濟。還應建立決策問責制,現在政府推出項目沒有明確的問責,即使項目將來失敗也無需承擔責任,這就造成盲目上馬各種項目。此外,管理問責,很多項目不錯,但由于管理不好造成項目最后夭折或虧損,這樣也應該問責。“如果建立了這三個方面的問責,可以很大一方面解決各地推動大規(guī)模投資計劃加劇債務風險的情況。”

    隱患2 加重行業(yè)產能過剩之痛

    除了增加地方債風險外,大批量的投資項目上馬還將加劇目前國內的產能過剩問題。不少人直到現在仍在反思:2008年末,國家為提振經濟推出的4萬億元刺激計劃,在為中國經濟帶來“保8”成功的同時,也為近幾年多行業(yè)嚴重的產能過剩埋下了伏筆。

    中國社科院區(qū)域經濟學家徐逢賢就表示,經過此前的4萬億元投資計劃,導致我國不少行業(yè)面臨著產能過剩的問題,尤其是鋼材、水泥等行業(yè),現在各地推出如此大規(guī)模的投資計劃,將會帶動水泥、鋼鐵消費增長,不利于這些行業(yè)淘汰落后產能。由于這些需求主要是政府刺激的,等到政策退出后,這些行業(yè)將面臨更加嚴重的產能過剩問題。

     
     
    更多>同類資訊
    0相關評論

    推薦圖文
    推薦資訊
    點擊排行
     
    中文字幕超清av,日韩精品无码三级视频,337p人体粉嫩胞国产午夜亚洲欧美,国产黄色片在线观看